【教學】如何學會投資心理學? 10分鐘理解心理學如何主導投資市場與國際經濟

投資心理學是理解投資市場的重要一環。投資者的行為和情緒對市場有著重大的影響,並對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理解投資者行為和情緒的基本原理,並採取適當的應對策略,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降低風險,並實現長期的投資目標。

投資者行為的心理偏差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往往受到一些心理偏差的影響。例如以下類型的偏差:

情感偏差

情感影響偏差使得投資者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進而影響投資決策。

情感偏差主要源自於交易者無法公正客觀地對標的進行判斷,例如出自於投顧老師的建議、出自於曾經大盈大虧的經驗、出自於其他理由等等。交易者需要評估對於投資標的所下的判斷是否有理有據,而不是不知道理由卻會對趨勢方向、趨勢大小等做出判斷,都屬於一種情感偏差。

自信偏差

過度自信偏差使得投資者對自己的判斷和能力過度自信,從而忽視風險。

自信偏差大多發生在交易者對盈虧的把握不佳。例如交易者沒有做好足夠的風險控管與交易策略調整,因此雖然偶有獲利,但都沒有拿到足夠的盈利金額,導致長期下來與虧損合計後無法達到穩定盈力的效果。
自信偏差是個相對模糊的概念,但總體來說是在描述出於心理因素而拒絕對策略、判斷做出修正與精進,進而導致虧損的可能。

損失厭惡偏差

損失厭惡偏差使得投資者對損失更加敏感,可能採取避險行為而錯失機會。

損失厭惡偏差大多發生在經驗淺薄的交易者上,對損失的過度恐懼與厭惡會讓交易者做出無效的交易決策。可能是盈利會馬上結清、無法放大,也可能是虧損拒絕結算、導致強平等等。交易者在市場上應該對損失與風險有正確的理解,要明白無論做好多少準備都仍然有承受損失的可能,並做最大的準備去減少可能承受的損失。而非因為恐懼、厭惡損失而做出會讓自己繼續承受虧損的決策。

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情緒在投資市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投資者的情緒經常受到市場的波動和外部事件的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投資行為。例如,市場的看跌情緒可能導致投資者恐慌性賣出,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下跌。而市場的看漲情緒則可能促使投資者追高買入,推高股價。情緒驅動的投資行為常常導致市場的過度波動。

關於情緒與預期有個最有名的投資陷阱就是集資交易;有些投資顧問或市場交易導師會藉由『明牌』、『策略』為口實,誘導底下用戶、學生、信徒去共同集資投入市場,當一個規模的資金投注到資本較小的標的市場,例如小公司股票等,該標的就容易應聲起漲,讓老師與顧問收穫眼光精準的美名。
實際上,這種起漲會隨著用戶逐漸平倉,導致價格逐漸回落,所以這種投資方法實際上是一種『晚出場者承受虧損、早出場者享受盈利』的零和,甚至負和賽局。交易者必須對情緒與市場的關聯有所了解,不要輕易迷信於直白、有目的性的交易指南,確保自己是出自於自己的意願、策略參與市場,才能實現最穩健、最長久的利潤。

應對投資心理學的挑戰

面對投資心理學帶來的挑戰,投資者可以採取一些應對策略:

明確的目標和策略

明確的目標和策略可以幫助投資者避免情緒驅使的衝動決策,並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許多交易者會因為簡單的形態學、基本面因素而認定標的的趨勢方向而進場,卻沒有建構出場的策略、甚至因為沒能明白趨勢產生的原因導致無法判斷如何進行策略性質的操作,這些都是需要優先避免的前提。

保持冷靜和理性

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情緒的左右。這可以通過定期檢視投資組合,避免過度頻繁的交易和情緒驅使的決策來實現。

在交易前,投資者應該明白交易具有風險與不可操控性。在交易中,交易者會透過事前的風險控管來確保自己的交易虧損是在可承受範圍內,進而明白自己需要根據明確、事先決定的投資策略執行,並準備好在虧損後進行檢討的預估心理。在交易後,交易者不該執著於盈利或虧損,而是去評估、檢討自身的交易績效,並事後比對市場行情與趨勢,對自己的投資策略做出精進與調整。

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和資金管理策略

最後,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和資金管理策略也是應對投資心理學挑戰的關鍵。這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保持穩健並保護資金。

如果前面所述,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除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外;關鍵也在確保投資者有反覆參與市場的可能。
正因為交易者應該清楚市場隨時有不可控制的風險,所以應該分配好資金管理、讓自己能多次參與市場,並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讓自己不致一次龐大的虧損就為自己的投資計劃造成嚴重打擊。如此才能保有事後檢討與繼續部屬交易計畫的機會與可能。

結論

總結而言,投資心理學提供了一個框架和工具,幫助交易者提高自我認識,識別和克服心理偏差,有效管理情緒和壓力,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並實現長期成功和財務目標。這些方面共同作用,幫助交易者更理性、冷靜地應對市場波動,提高交易效果和長期投資表現,對取得長期成功至關重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